去年冬天经历了人心惶惶的疫情让19汽修班的彭光稳深有感触,被迫在家学习,大街上大大小小的店铺停业关门。但在全国内人民团结一心抗疫的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控制。然而今年的7月南京机场的疫情爆发又一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各个省市有了疫情防控的经验开始组织各组村民进行核酸检测、接种疫苗。
7月9日,他和姐姐在电影院看了《中国医生》,厅内总是能听见抽泣声,是啊,实在是太震撼了,去年那一幕幕场景,再次萦绕在脑海里,无法让人不动容。抗疫期间,最美的人,不再是身材、颜值的代名词,而是穿着一层又一层厚重的防护服,看不清脸,防水黑色笔写在外套的名字就是一个个守护生命的光。看完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感受,就是世间温暖的传递,是来自一个个人的付出,就是蝴蝶效应一样。所以在看到身党员的姐姐志愿参加到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时,他也向村里提出申请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做完核核酸检测后很快得到了村里领导的同意,姐姐鼓励他男儿当自强,少年强则国强。不知怎么的那股热血让他觉得此刻他的责任就是要守护他们村甚至是国家的安全。
第一天他被派到村口卡点,工作人员教他如何使用测温枪,如何查看电子登记信息、登记外来车辆信息,站岗、拦车、测温、记录丝毫不敢懈怠。每天晚上整理大家的体温信息到凌晨,第二天再去防疫站工作。虽然天气很热,也很枯燥,但看到村民对他的问候及竖起的大拇指就会让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在连续一周的早出晚归防疫站卡点工作后,村里又开展了全民核酸检测工作。他又一次主动请缨,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带上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厚厚的帽子、口鼻罩,套上过膝的脚套转战核酸检测工作。由于没有医护工作经验他主要负责核酸检测者的信息录入工作。刚开始工作很不适应,天气非常炎热,他们的检测地点在村口附近的广场。早上六点半就要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一直到晚上十一点。但回忆起武汉那些白衣天使们他这点又算得了什么呢?调整后继续加入战斗,由于物资缺乏他们只有在中午轮班吃饭的时候才能上个厕所换下身上早已被汗水浸透的防护服。一天不敢喝水因为上厕所就要换衣服,换衣服就意味着物资的浪费。眼睛被防护眼镜勒出深深的印痕,防护眼镜上一层层的汗水辣的眼睛睁不开。口罩每2小时就要换一次,因为天气太热口罩早已被汗水浸湿,为期三天做完了全村包括外来人员近5000人的核酸检测,此时的他们才稍稍放松下来,也让他切实感受到了医护工作者的艰难。
这个暑假给他带来了一次不一样的体验,责任感、担当、无畏这些词汇仿佛告诉他他长大了,可以为国家为社会出一份力了。“疫”战不止,他们不退。坚信,这一仗,祖国必须打赢。这一仗,青年必将打赢!


